蘇子向我們走來
高一(1)班 張雨辰
東坡自認年近半百而功業(yè)無成,但他卻成為了后人眼中的英雄。
我們都是大江中的小小沙粒,滾滾而來又滾滾而去。現(xiàn)在有人記得你,但隨時間流逝,你又能否留下今生今世的證據(jù)呢?現(xiàn)在你是路人皆知的明星、首富、總統(tǒng),倘若時間流逝幾百年或幾千年,你曾擁有的亮麗光鮮的外表,高漲的人氣或者是至高無上的地位,包括你的芳名、大名都將隨波濤而去。
不同于東坡,他的精神永存于人們的心中。他沒有打黃蓋的計謀,沒有借東風(fēng)的運氣,也沒有草船借箭的本事;只是借了幾分酒力,信筆縱情寫華章。他的詩文深深感染了讀者,三篇“赤壁”至今傳誦,足以證明東坡文章的魅力。所以真正能留在人們記憶中的,無非是那些最深入人心的東西,令人心生敬佩,產(chǎn)生共鳴。
蘇子生前大起大落,最終卻玉汝于成,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堅韌不拔、樂觀豁達的形象。但這遠不是蘇子的魅力,歷史上堅韌的英雄數(shù)之不盡,又怎么會只他一個呢?東坡更加讓人銘記于心的,是他的情懷。情起波濤中,句出駭浪間,一吟成杰作,一嘆成絕唱。面對“驚濤拍岸”的浩浩長江,遙想公瑾當(dāng)年談笑建功,感慨自己年華已逝卻功業(yè)無成,滿腔悲憤傾注一詞,流傳千古,令無數(shù)后人讀之激情澎湃,“心有戚戚焉"。
一曲“大江東去”喚起多少讀者心中的英雄情結(jié)。好男兒無不渴望像周郎一樣征戰(zhàn)沙場,游走于刀劍之上;無不渴望橫槊賦詩,面對自己打下的江山飲酒放歌;無不渴望在功業(yè)難成之際能覓到知音,舉杯對月,排遣無奈……正如赫爾曼?黑塞所說,杰作是一座廟堂,“一切民族和時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”,“每一個人都將在其中尋覓并且體驗到他自己”。蘇子的詩文就是一座中華民族精神的廟堂,只要我們眺望大江,仰慕英雄,感慨人生,蘇子就會向我們走來。
韓強老師點評:
無論那一位高中生,只要讀過《赤壁賦》,讀過《念奴嬌赤壁懷古》,都會為蘇軾的胸襟和感懷所打動。究竟是什么讓無數(shù)讀者傾倒,本文從閱讀心理學(xué)的角度作了一些分析,點明一個道理:每一個人都將在經(jīng)典中尋覓并且體驗到他自己。東坡的詩文就是這樣的經(jīng)典。